国产工业机器人成本为何居高不下?

国产工业机器人成本为何居高不下?

 

想买一个会烹饪的机器人解决做饭的烦恼吗?2万元,考虑一下;20万,别逗了。在日前举行的第十八届中国(国际)小电机技术研讨会上,上海市机器人研究所所长方明伦指出,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在工艺环节“卡壳”了—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,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“从20万元到2万元”的过程;如果没有工艺提升这道后续接力棒,实验室里的“天价”样机只能一直“沉睡”下去。

720小时与30小时的差距

世界四大机器人整机企业—瑞士ABB、日本发那科、安川电机和德国库卡,占据了上海机器人90%以上的市场份额,特别是汽车装配机器人,几乎清一色的都是这几家公司的产品。

作为机器人核心部件电机的生产企业,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1研究所所长施进浩认为,国内机器人市场被国外垄断,并非因为我们在研发、设计上技不如人,而是在产品的稳定性方面与强国相差甚远。比如,日本产的机械手臂能连续工作720小时,而国产的同款产品却需要在每30个工作小时后接受停机维护,究其原因,还是输在了工艺上。

“研发解决的是原理能不能走通的问题,不管花费多大代价,能做出来就是研发成功;而工艺要解决的是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和质量的稳定可控。”施进浩说,一个创新产品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,关键一步是实现批量化生产,如果工艺不过关,报废率和成本居高不下,产业化也就无从谈起。

用30年“走”出图纸

在方明伦看来,重研发、轻工艺的现象在我国由来已久。“我们总是对"填补空白"的事情很感兴趣,而对如何改进已有发明却兴致寥寥。”在这种惯性思维之下,来自一线的工艺改进类课题想要申请到研究经费非常困难,与工艺提升相关的成果通常很难进入科技奖励的视野。激励机制的缺失,让许多一线技术人员逐渐失去创新热情,与其冒风险进行工艺革新,不如“吃老本”来得安逸。

施进浩告诉记者,在工业机器人领域,日本在工艺改进方面的投入是研发投入的2倍,而我国则不足研发投入的一半。

工艺改进方面的投入不足,让不少创新产品卡在了“临门一脚”上。21所就曾遭遇这样的尴尬:有一款产品零件需要在不锈钢中打一个30厘米长、直径1.6厘米的孔,由于始终找不到既便宜又高效的挖长孔技术,这个上世纪80年代就被设计出来的电机产品直到最近才“走”出图纸,前后花了近30年。

需重塑“制造文化”

“德国制造”的美名是如何炼成的?据说不少德国公司会把工作效率最高的员工动作编成模板,让每位员工学习效仿。在去年参观完德国库卡公司后,方明伦对德国制造的“标准主义”有了切身体会:“在库卡的生产车间,有些零件只要被手碰到就算报废了。所以,进车间参观,要经过数道消毒程序,行走路线和访客的停留位置均有严格规定。”

施进浩认为,工艺环节的创新,不仅仅是一小部分人动动脑子的事,它与一国的“制造文化”密切相关。“德国人和日本人都是出了名的严谨,而中国人往往只求个"差不多"就行。”他表示,重塑“制造文化”将有助于更多“中国创造”尽快走向市场。

澳博机器人微信公众号
扫一扫
分享到朋友圈
或者
手机上继续看